1、伯、仲、叔、季是古代用以表示老大、老二、老三、老幺这种排行。
2、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,从大到小的顺序:伯是老大,仲是第二,叔是第三,季是最小的。
3、伯,老大也,是家里把持家政的,如果是王室子弟,那就是主持国政的。
(资料图)
4、因此,周文王的长子,传说中那位被苏妲己害死的王子,名字就是伯邑考。
5、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老大就称伯,例如春秋五伯,伯又称为霸,所以又称春秋五霸。
6、其实在《左传》这些先秦典籍里,都是记录为“伯”。
7、“孟”也是老大的名称,不过多指庶出的老大,是小老婆生的。
8、2、仲,是老二。
9、古人在“字”前常加排行的次序,例如孔子排行第二,因此称“仲尼”;孙权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,因此字为“仲谋”。
10、3、叔,是老三。
11、如果兄弟姐妹不止四个,那么从第三个到倒数第二个,很可能都称“叔”。
12、周文王有十个儿子,周公排行第四,也称为“叔旦”。
13、4、季,是最小的。
14、但也有例外,例如汉高祖刘邦,有四兄弟,他排行第三,大哥二哥是刘伯和刘仲,似乎应该称“叔”,但刘邦则被称为刘季,其实他下面还有个弟弟,名字刘交,刘交应该称为季才对。
15、不过刘邦家不是周文王那样的贵族家世,随便乱喊也不会追究法律责任。
16、5、称呼长辈,父亲的哥哥,叫伯父;父亲的大弟弟称为仲父;仲父下面的一个弟弟称为叔父,最小的叔叔称为季父。
17、扩展资料:在先秦时期,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,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。
18、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,但限于周礼“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”(释义:男女之间,如果不是婚娶,互相不知道名字)的规定,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。
19、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,一般在姓前冠以孟(伯)、仲、叔、季,用以表示老大、老二、老三、老幺这种排行。
20、如古书所记孟姜、仲子、叔姬、季某,意即姜家的大女儿,子家的二女儿,姬家的三姑娘,某家的幺姑(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,而是姜家的大女儿)。
21、女子嫁出去以后,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,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,就叫孔姬;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,婚后只能称为“张李氏”或“李氏”,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。
22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伯仲叔季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——文史>>生活史>>古人兄弟姐妹怎么排行:伯仲叔季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